国家医保定点专科医院(05155011)不受医保指定医院限制
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 >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新理论 >
把握科学利器 战胜糖尿病魔 -转载《北京晚报》2005.4.16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1-08-16 15:29 点击:

把握科学利器 战胜糖尿病魔

王执礼谈糖尿病防治及其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人体代谢性疾病,因其并发症多、危害性大及难以治愈的特点,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后又一危害人类健康的“超级杀手”。我国糖尿病患者达4千万左右,由于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不够,众多糖尿病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单位临床医生,在对糖尿病的防治上还存在很多误区。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当今社会及医学界在防治糖尿病方面还存有哪些误区?

糖尿病定义

常人大都知道,糖尿病就是人体中的糖从尿中排出。其实,尿糖仅仅是糖尿病的一个症状,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因病理比较复杂。世界卫生组织给糖尿病下了这样定义: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体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定义包括四层意思。1、糖尿病属于代谢疾病。其本质是人体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人体内三大营养一旦代谢失常,就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2、长期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突出特点。3、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也就是由于胰岛茁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4、糖尿病病因很多,不同病因会引起不同糖尿病,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也就会有许多不同,故需要有很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把人体的胰腺切开,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看到一个细胞团,像岛屿一样分布在胰腺内,这些细胞团称为“胰岛”。胰岛内有多种细胞,其中有一种茁细胞,它就是胰岛素“加工厂”。它可以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蛋白和脂肪合成。没有胰岛素,人体蛋白和脂肪合成就会发生障碍。人体胰岛素缺乏,血液中葡萄糖就不会进入到肌肉、脂肪中被人体利用,葡萄糖大量堆积在血液中,肝脏就会无节制地合成、输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这样,一方面细胞中缺少葡萄糖、缺少能量,人会感到饥饿、疲乏无力;一方面,血液中葡萄糖“泛滥成灾”,当血糖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从尿中漏出,同时带出大量水,造成尿量增加;体内缺水,人体就会消瘦没有抵抗力。这是临床上的“三多一少”,即多吃、多饮、多尿、消瘦。

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因为胰岛功能损害无法分泌胰岛素,依赖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以往也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大多数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或既有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又有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自身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血中糖无法进入机体细胞被摄取利用,影响糖的代谢。成人多见。

糖尿病因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对Ⅱ型糖尿病影响尤为重要。

Ⅱ型糖尿病发病“三部曲”

统计表明,糖尿病发病人群5%左右是Ⅰ型糖尿病患者,95%左右是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发生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损、胰岛素衰竭三个阶段。

胰岛素抵抗阶段。即自身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具体表现在胰岛素转送利用血糖能力降低和胰岛素对肝脏葡萄糖输出的抑制作用减弱。胰岛素抵抗会有什么后果呢?假设正常情况下,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可打开一个通道,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就打不开一个葡萄糖通道,可能需三四个分子的胰岛素。因此,抵抗结果使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胰岛β细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补偿。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有强大储备功能,动用十分之一的能力,就可满足人体需要。但在这个阶段,胰岛素抵抗越重,需要的胰岛也就越多。此时,人体内胰岛素水平也就越高。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阶段:当人体胰岛储备被耗竭,就不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反,胰岛β细胞长期疲劳,胰岛β细胞受到损害。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人体血糖升高。

胰岛功能衰竭阶段:胰岛β细胞进一步受损,就会发生衰竭,如果不及时准确地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就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产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糖尿病侵害人体非常隐匿。尤其在胰岛抵抗阶段,人体可能无明显症状,反而呈现能吃能喝貌似“健康”的现象,患者对此往往疏忽大意。

防治糖尿病“三四五”

糖尿病防治要实现三个目标:1、代谢平衡,避免急性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血糖、血脂、蛋白、机体水、盐、酸碱度维持正常平衡水平。2、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尽量减轻和延缓这些并发症造成的失明、尿毒症及下肢坏疽等。3、要使糖尿病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人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项原则”。多学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多学点”,要学习糖尿病知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少吃点”,减少每日热能摄取,避免大吃大喝;“勤动点”,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发胖。“放松点”,已患糖尿病人莫要悲观紧张,力求做到开朗、乐观、劳逸结合,避免火大、过度紧张和劳累。若能做到“五点”,能使病情稳定,并明显减轻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五种手段”。治疗糖尿病办法很多,概括起来五种手段。即1、饮食疗法;2、运动疗法;3、药物疗法;4、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5、血糖监测。这五种手段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五种手段都很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世界卫生组织和糖尿病有关专家统计:因糖尿病引起双目失明占4%,致盲机会比一般人多20至30倍。糖尿病坏疽和截肢比一般人多20倍。并发冠心病及中风比一般人增加2至3倍;并发肾功能衰竭比一般肾病多17倍。统计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顺序依次为:血管病变、感染性疾病、酮症酸中毒、全身衰竭及尿毒症等。

战胜肥胖控制糖尿病

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原因在于:1、肥胖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弱,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难以保持正常的糖代谢。2、肥胖者脂肪过多,堆积于肝脏器官,使肝糖原贮存减小,血糖浓度升高,加之脂肪代谢加强和高脂血症产生,都大大地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久之,胰岛负担过重,诱发了糖尿病。研究证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至40%以上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50%。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约比体重正常者高出4倍,重度肥胖者高出30倍。

怎样算肥胖呢?最常用办法是通过体重指数确定。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正常男性体重指数21—25比较适宜。正常女性体重指数20—24比较适宜。如果男女体重指数分别超过27或26,就视为肥胖了。

空腹查血糖4至6成漏诊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3.1—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即诊断为糖尿病。

有人仅仅查空腹血糖,若血糖糖值正常就认为不是糖尿病,这样是不科学的。这会使40%至60%糖尿病患者漏诊。临床筛查时,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必须要查餐后血糖。必要时还要做糖耐量试验。筛查中,若发现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称之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之糖耐量减低,这两者皆称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作从正常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也称之糖尿病前期。英国和美国大数据的临床研究证明,80%至90%的糖耐量异常人群,不及时给予系统而科学的干预,在10年内会发展成Ⅱ型糖尿病,而给予及时医学干预的则有相当部分转为正常,或情况稳定,不发展成糖尿病。

胰岛素使用有误区

关于胰岛素的使用,很多病人甚至有些基层临床医生存在认识的误区。一般认为,I型糖尿病人要永久注射胰岛素,但对占糖尿病人群90%以上II型糖尿病人来说,一般情况下不须用胰岛素治疗,除非到了严重的晚期才可以用胰岛素。有些病人误认为,一旦使用胰岛素,就要永久使用。实际情况是,I型糖尿病人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II型糖尿病人尽早使用胰岛素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胰岛细胞。所以使用胰岛素并不意味着病情到了晚期,也不意味着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其中很多II型糖尿病人经胰岛素治疗一阶段后,可由胰岛素治疗改用其他办法治疗,甚至有些病人还可以数年内完全不用药,仅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就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运动的误区

适量运动、科学运动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运动误区,糖尿病患者要引起高度重视。

1、运动量越大,越有益健康。运动量过大并不利于健康。研究资料证明有益健康的运动项目很广泛,但运动强度较小。每周耗两千卡热量的低度运动,最有益于健康。

2、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大多已筋疲力尽,难于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快。

3、运动时必须克服身体各种不适和痛楚。这是一种最危险的错误概念。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表现,提示可能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运动,服下随身携带的甜点或食物,休息数分钟低血糖有可能缓解。如果十分钟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可再摄入食物。严重时让身边的人通知家人或直接送您到医院治疗。此外,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立即原地休息,经休息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诊治。

4、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有的人汗腺分泌活跃,也有的人分泌较低下。“交谈试验”是衡量运动强度的一种简单方法。运动中达到刚好还能自然交谈的程度,表示运动强度比较合适。如果运动中交谈困难,表示运动强度太大。

5、晨练比暮练好。早晨,人的血液黏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人的心率、血压最平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晚餐后的体育锻炼值得提倡。贴心提示:糖尿病患者(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把清晨到上午9点作为自己的“警戒区”,在此段时间内不要急躁、紧张、生气等,也不要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

糖尿病人由于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应该选择吃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素比较高的水果,它们既能提供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素,又不致使血糖快速升高。国际上按照食品在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把它们分为3类,用糖生成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为低糖生成指数食品、GI在55至75为中等糖生成指数食品,GI大于75为高糖生成指数食品。糖尿病人应该选择GI小于55的水果,比如青苹果、柚子、西红柿等。这其中以青苹果为最佳。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前半小时或两餐之间,以餐前半小时更好,因为这个时间体内血糖水平比较低,病人在这个时间吃水果既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又不致引起血糖过高。

>> 如果您有更多问题,请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医院概况
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是一所按照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建立并具有深远国际医疗、科研及学术合作背景的糖尿病专科医院。该院采用英国皇家医学院的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