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定点专科医院(05155011)不受医保指定医院限制
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 > 两会新闻
建议打破医疗体制瓶颈,扶持民营医院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08.03.12
    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116691/116702/6991212.html
   


    一、我国卫生改革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
    我国经济领域基本上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但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其特点是:
    ①认识和定性上:社会事业由政府主办,又体现一定福利性质的事业,医院主要由政府办,政府管,政府投,而政府财力又无力支撑庞大的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事业在投入不足状态下,低水平,低质量,缓慢发展,总体医疗资源相对缺少。
    ②以国有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体制处垄断地位,缺乏竞争机制,造成服务水平差和诸多医疗腐败等弊端。
    ③某些国有医疗机构的发展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职工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缺乏自主科学管理,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导致许多国有医院越发展、越亏损的局面。
    ④国有医院职能定位模糊,矛盾行为集于一体。医院定位为公益福利事业,经费上国家又不能保证投入,医院要赚钱养活职工,导致“以药养医”,这又成为医生和商家之间斩不断的利益链,其成本只能由消费者承担,造成看病贵痼疾。
    政府推行医疗市场向社会资本开放,民营医院一度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问题。其原因在于:
    其一:民营医院生存环境难比公立医院,政府是公立医院的投资人,又是经营者,即政府既是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府希望民营医院的出现,解决自身发展的困境,又不希望民营医院的强势竞争损害自身的利益,以致于既没有起到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国有医院的活力,又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
    其二: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管理力度上尚待加强。某些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规范经营行为,为了自身生存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致使民营医院产生了“诚信困局”,整体形象受到损害。
    二、打破卫生体制瓶颈,推动卫生事业的改革突破
    第一,正确为非公有制民营医院定性定位。明确民营医院是与公立医院处于同等地位的医疗机构,是国家医疗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改革事业的新兴力量。在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民营资本能够减轻政府负担,部分承担着公立医院的职能,推动了中国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积极扶持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构造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医疗体制格局。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卫生资源有限,卫生事业改革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高国有公立医院的效率,就要引入竞争机制。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管办”分家,从过去的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转变成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平等看待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在政策、人才、资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给予民营医院国民待遇,切实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靠医疗质量赢得竞争,诚信服务赢得发展。
    第三,规范民营医院经营行为,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加大对假医假药的打击力度,取缔一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医院。同时,也要大力扶持一些规范经营的、高水平的民营医院。鼓励一些慈善团体和优秀的企业家和医学专家,共同兴办医院,以提高办院层次,提升办院水平。
    第四,卫生事业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纳社会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一些效益差、长期亏损、缺少活力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通过吸纳民营资本实现股份制改造,业务上仍归属政府管理,但承担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经营上推行企业化管理。这样不仅可盘活国有资产,也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增强公立医院活力。股份制医院也有利用于遏制医疗腐败,促进医院医风医德建设。
    第五,政府利用政策杠杆,调节医疗体制内的市场行为。吸纳社会资本注入医疗事业后,势必造成医疗行业的竞争,政府应在某些领域内,放弃与民营医院竞争,把主要力量投入在公共卫生领域和基础学科建设。国有医学研究机构应打破原有的科研体制,鼓励民营医院参与竞争国家科研项目,帮助民营医院以学科水平建设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镭)